随着肉杂鸡饲养量的不断增加,小肠球虫病在肉杂鸡的饲养过程中造成的损害越来越明显,其中主要以毒害艾美耳球虫的侵害为主。由于毒害艾美耳球虫的繁殖率低,发病日龄多在8周龄以后。发病鸡群表现出明显体重下降,死亡率升高,若继发魏氏梭菌感染,则死亡率明显升高,且病死鸡表现出明显肠毒血症症状。现对一养殖户饲养的1500只肉杂鸡暴发球虫病继发坏死性肠炎的诊治过程报道如下。
1 临床症状
06年7月,我地一养殖户饲养的1500只61日龄肉杂鸡开始发病,发病初期病鸡精神沉郁,采食减少,逐渐消瘦,鸡冠苍白,排水样稀粪;严重者排深褐色和西红柿样粪便,有刺鼻难闻的气味,粪便中含有血液和黏液,出现零星死亡。3天以后,病鸡不愿走动,尖叫,夜间死亡明显增多,最高一昼夜死亡23只;部分病鸡死前精神、采食基本正常,突然死亡。
2 解剖变化
共剖检11只病死鸡,主要病理变化如下:小肠特别是中段肠管扩张肿胀充满气体,肠壁增厚,从浆膜面看,在感染部位可看到白色和红色病灶,呈"盐和黑胡椒"状的外观,有的为片状出血斑;肠内容物呈淡灰色、褐色或红色,有的肠内有水样稀粪,肠壁黏膜呈麸皮样;空肠和回肠变脆,易碎,充满气体,肠黏膜覆盖一层黄色或绿色伪膜,有的易剥落,黏膜有出血斑点。
3 实验室检查
3.1 肠黏膜涂片检查 从病死鸡的小肠中段病变部刮取肠黏膜涂片,用生理盐水稀释,加盖玻片镜检,可看到成簇的大型裂殖体。
3.2 细菌学检查
3.2.1 无菌取病死鸡的心、肝、脾和小肠病变黏膜病料接种于血琼脂平板,以焦性没食子酸法作厌氧培养,37℃,24~48小时后,取出观察。菌落呈圆形或椭圆形,有的菌落边缘呈锯齿状或放射状,菌落隆起,光滑,淡灰色,湿润。菌落有双重溶血。挑取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,可观察到两端钝圆,单在,成双或呈短链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。
3.2.2 另取同一病料接种到一管熟肉基中37℃,24~48小时培养,可观察到熟肉基一致浑浊,大量产气,肉渣淡红色。
3.2.3 生化特性:明胶液化+,硝酸盐还原+,葡萄糖+,麦芽糖+,乳 综合临床症状、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,诊断为毒害艾美耳球虫并发魏氏梭菌引起的坏死性肠炎。
4 防 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