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殖技术
首页 > 范文 > 养殖技术 >

泥鳅养殖技术需要注意预防痘疮病

作者: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:2020-10-05
     春天一到,将迎来泥鳅养殖的高峰期。 痘疮病通常在泥鳅的养殖过程中发生,也称为痘疮病毒。 该病的早期发作是泥鳅表面出现乳白色小斑点,上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色粘液。 随着疾病的发展,白斑的大小和数量逐渐增加,扩大和变厚,在严重的情况下,它可以融化成一块。 生长的表面在开始时是光滑的,然后变得粗糙,玻璃状或蜡状。 这种增长通常无法消除,但会增长到一定程度,自然会下降,然后在原始位置再次增长。 泥鳅感染此病后,其生长将受到抑制,从而导致体重减轻,游泳缓慢甚至死亡。
 
泥鳅养殖技术需要注意预防痘疮病
 
预防方法
     (1)将患病鱼在高氧含量的清洁或流水中放置一段时间,体表上的“生长”物将逐渐脱落并恢复。
 
     (2)在整个池塘中每立方米水洒红霉素0.4到1克,对痘疮病的治疗有一定效果。

养殖泥鳅需要注意哪些事项
 
   1.建设养殖环境。泥鳅对养殖环境没有很高的要求,可用于稻田,庭院水泥池,风水池,阳光池和靠近水源的浅池。 放种苗前,应彻底纠正和消毒养殖池口。 由于泥鳅喜欢钻洞和挖洞以逃逸,因此水产养殖水域周围的路堤应宽而结实,没有洞穴,并且在进出口处应设有防逃逸网,以防止泥鳅逃逸。 同时,应在池塘旁种一些水生植物(水生植物),为泥鳅营造一个阴凉,舒适,安静的生活环境。 水生植物的根为某些底栖生物的养殖提供了条件,并为泥鳅提供了天然诱饵。
 
   2.掌握苗木质量。 必须选择体质强,游泳活跃,体表光滑,无损伤和疾病,规格一致的泥鳅幼苗。 选择放置在晴天的早晨或下午。 不适合在多风,,多雨,低气压和寒冷的天气下放置幼苗。
 
   3.合理的放养密度。 放养密度应根据养殖水域的条件确定。 池塘养殖通常放养一英寸长的鱼,体长为5-6厘米,适当的放养密度为1000-1500千克/亩。
 
   4.诱饵。 泥鳅是杂食性的淡水鱼,在自然条件下会吃水蚤,蚕和其他浮游生物。 在养殖过程中,人工喂养的诱饵既美味又新鲜。 在喂食饵料的过程中,要注意不要频繁更换饵料种类,否则会导致泥鳅的分阶段采食量减少并影响生长速度。 另外,泥鳅贪食。 饲喂动物饲料时,建议泥鳅不要吃太多。 否则会影响肠道呼吸并产生有毒气体并导致死亡。 当水温高于30°C或低于15°C时,可以停止进料。
 
   5.水质管理。 泳池水应为黄绿色,透明度应为20-25厘米,pH值应为中性或弱酸性。 当水的颜色变为深棕色或深棕色或水中的溶解氧低于2 mg / L时,应及时注入淡水。 经常使用有益的微生物制剂。 使水质保持肥腻,活泼,嫩滑和清爽。
阅读全文
标签: 泥鳅养殖技术 预防痘疮病 泥鳅预防痘疮病

上一篇:鳊鱼养殖技术哪些?养殖鳊鱼需要注意哪些事项?

下一篇:开春后如何有效防治甲鱼疾病?

相关推荐
猜你喜欢
本类最新